跳到主要內容

有效溝通:不吵架的親子溝通技巧

有效溝通 : 不吵架的親子溝通技巧



最近聽到一則故事。有一天,鄰居的孩子要和媽媽出門前,媽媽問孩子「你是不是應該要帶水壺?」孩子一聽,悶著頭不說話,感覺頗為不悅。後來才知道,在媽媽問話前,孩子早就把水壺放進背包、帶在身上了。那麼,為什麼孩子要生悶氣,而不直接回答媽媽的問題就好了呢?

您是否覺得很難和您的孩子進行有效溝通(Effective Communication)?每次想要好好討論一下事情,結果卻往往不歡而散或甚至吵架收場?

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




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


即使在軍隊帶兵,都要懂得「帶兵要帶心」的道理,何況是帶孩子?因此,相信不論是「威權型」、「民主型」還是「放任型」的家長,理論上應該都知道維繫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性。而有效的親子溝通,正是維繫良好親子關係的不二法門。

目前社會上對於親子溝通技巧的看法,大多認為父母應該多多放下身段小孩則應學習說話的藝術。換句話說,不論父母或孩子,講話都不能太直接,要多給對方保留一些面子,但這樣真的有助於達成有效的溝通嗎?

如果是人們原本就知道的道理,還一直反覆解說,那就只是在「說教」,而不是在「說理」了。前述那些老生常談的道理,乍聽之下好像理所當然,但實際執行起來,卻往往讓雙方溝通時火氣反而越來越大。其原因就出在於:親子溝通時,彼此之間相互尊重的態度是對的,但實際執行的方法(說話不要太直接)卻是錯的。為什麼呢?

洪蘭女士的文章喜歡援引孔子的名言,然而,誠如錢穆先生所言,「孔子重『仁』,人皆知之,顧其重『直』,則知之者獻矣!惟不直故終不仁……」,孔子對「直」的重視,鮮少為人提及。而這裡所謂的「直」,簡單地說,就是「出自真心真意」的意思。這樣的態度,若運用在人際溝通上,不正是「有話直說」嗎?亦即,當我們心中感覺受到委屈、或者感受到他人的怨懟時,要合情、合理地有話直說。而這正是孔子所謂「以直報怨」的原意。

那麼,難道親子之間「有話直說」反而比較不會吵架?

還記得我們文章開頭提的那位鄰居小孩的故事嗎?

原來,那位媽媽長期以來都用「問話」的方式來和孩子溝通。例如,明明知道孩子忘了關電燈,卻問孩子「你電燈關了嗎?」希望孩子去洗手時,就問「你是不是應該先去洗手?」要讓孩子吃藥時,就問「你要乖乖吃藥還是要我帶你去打針?」結果,導致孩子一聽到媽媽問他問題,就覺得媽媽又再拐著彎責備他或威脅他了。而事實上,那位媽媽在那一天也確實以為孩子又忘了帶水壺了,所以用問問題的方式來提醒他,以為那樣做會是比較溫和的溝通方式,沒想到只得到更糟的反效果。
用質問的方法溝通,容易變成要找人吵架的態度
以質問的方式進行溝通,很容易變成要找人吵架的態度。當然,有人說吵架也是一種溝通方式,至少比完全不溝通來得好,但畢竟這是下下之策。

除非孩子確實有選擇的餘地,否則問他問題,就只是在「質問」他,只會讓孩子感覺大人在拐彎抹角地責備或反諷,而非真誠地想要溝通。這麼一來,久了之後,當我們真的想要了解某些事情而問孩子問題時,孩子就會以為我們又在質問他而不想回答了。而且,等孩子大了以後,也容易養成過度防衛的「刺蝟」人格,缺乏和不同意見的他人進行理性溝通的能力。因此,當我們希望孩子做什麼事的時候,最好的溝通方式還是直接而清楚明確地說出我們心中的想法,而非用「問」的方式來表達。

這種做法有一些需要配合的關鍵:必須用溫柔的語氣,而且最好附上簡單易懂的原因。例如,當我們希望孩子把吃完的碗筷收拾乾淨時,與其問他「你碗筷收了沒」或「你是不是應該把碗筷收一收」,不如溫柔而堅定地直接告訴他「因為你吃完飯了,所以要記得把碗筷收一收哦!」此外,如果孩子有不同意見,也應鼓勵他勇於直接表達,學習如何抱持開放的心胸討論事情。

大家在學校上英文課時應該都有學過「祈使句」,最簡單的例句即是 "Come here."   "Go there." 因此,為了幫助大家記憶並理解何謂有話直說,我們這邊就把這種方法稱為「直述祈使句」的溝通方式----直接把您希望孩子做的事情清楚明確地講出來就對了。不用害怕因此就讓自己變得專制霸道,只要搭配溫柔的口氣,加上適度地說明原因,真誠而有效的溝通必然會帶給親子雙方更和諧的幸福家庭生活。
為了應對那些喜歡穿國王的新衣的人,說話的藝術還是很重要
學習說話的藝術還是很重要,畢竟世上還是有很多喜歡穿「國王的新衣」的人。但在那之前,孩子需要先學習並養成真誠正直的秉性,這就跟「要先學會爬再學會走」的道理一樣。圖片來源:Vilhelm Pedersen (1820 - 1859)。



😺:喜歡我們的文章嗎?記得到我們的臉書專頁按讚哦~ 您的鼓勵是我們最大的動力來源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連坐法:班級經營利器或培養霸凌溫床?

吉米從小就是一位在生活各方面都很有主見的小孩,包括在飲食上,也是很堅持己見。他的爸媽認為,只要他能在澱粉、蛋白質與蔬果等各類食物都有攝取到均衡營養就好了,難不成要灌食嗎?因此都盡量讓吉米選擇自己要吃的食物。 等到吉米上小學後,卻遇到了一位比他更堅持己見的老師:不但對自己的選擇堅持己見,也對別人的選擇堅持己見。就營養午餐而言,老師的理念是:要勇於嘗試各種食物,而且不能浪費。其實際做法就是,不能自己選食物,而且要全部吃完,否則全班就要等你吃完才能午睡。 老師認為他只是運用「團體動力學」來教導學生不要挑食。實行結果看起來也確實成效良好:包括吉米在內,全班同學確實都餐餐把所有飯菜吃完。但,這樣做卻產生了相當嚴重的副作用 . . . 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包括吉米在內,有許多學童回家後反而變得更不喜歡吃正餐,只吃零食與垃圾食物。 更糟的是,由於每次都是吉米與其他幾位特定同學的吃飯動作最慢,因此這幾位同學就成了其他同學眼中的 「老鼠屎 」,不但吃飯時常常要承受同學們不友善甚至不屑的眼光與言語,而且在班上的人際交往也成了被排擠的特定對象。 所謂群育,就是學習如何與人相處,這原本是五育並進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,卻常常因為無法顯現具體績效而被忽略或被犧牲。 不久之後,吉米開始向爸媽表達抗拒上學的念頭。其爸媽得知原委後,認為這種 「 連坐法 」很不妥, 向老師反應,老師的回答竟是堅持這不是連坐法:若有人還沒吃完,其他同學被處罰不能午睡,那是因為他們無法善盡有效監督、規勸與幫助同學的責任。 真是如此嗎? 其實,只要被處罰者本身沒有犯錯,卻因為其與犯錯者的關係而遭受處罰,就是一種連坐法。而且,同學與同學之間,並非長官與部屬間的關係, 即使身為班長或風紀股長,也不應該為了其他同學犯的錯誤而遭受同樣的懲罰。身為教 師者,若硬要所有學生為彼此的行為負責,其實是很不負責任的做法。 連坐

蒙特梭利教育法簡介【選幼兒園必看】

蒙特梭利幼兒園近年來蔚為風潮,猶如雨後春筍般成立,但有多少人真正懂得「蒙特梭利」這四個字所代表的意涵呢?「蒙特梭利」教育法的主要特色又是什麼呢?以下就為大家做最深入淺出、言簡意賅的說明,簡介「蒙特梭利」的由來與主要理念,內容皆根據蒙特梭利原著《蒙特梭利教學法》與《童年的秘密》這兩本書整理而成,絕對值得您參考。(附影片)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蒙特梭利出生於十九世紀的義大利,父母親皆為高級知識分子。 瑪麗亞.蒙特梭利(Maria Montessori, 1870-1952)是義大利第一位女性的醫學博士。她在取得博士學位後,曾於義大利的國立精神矯正學校從事兩年多的指導工作,對教師進行有關弱智兒童觀察和教育的特殊方法的訓練。結果這些孩童在其指導下竟然通過了公立學校的考試,表現一點都不輸給正常的孩子。 蒙特梭利決定攻讀醫學,這對當時的義大利女性來說,是一項罕見的創舉。 1896 年,蒙特梭利取得羅馬大學(the University of Rome)醫學博士學位。 到了 1907 年,由於受到羅馬模範公寓協會(Roman Association fro Good Building)主席的邀請,她出任了羅馬聖洛倫佐(San Lorenzo)地區(當時羅馬最貧窮勞工階層居住的地區)的「兒童之家」幼兒園之督導工作。沒想到,在其指導下,這群三到七歲的學齡前孩子,居然很快地從原本愛破壞公物的搗蛋鬼,變成了自動自發循規蹈矩的好孩子。蒙特梭利教學法也因此廣為受到注目與流傳。 在其指導下,「兒童之家」的小孩充滿熱情、專注於學習、自動自發且自律。 目前,蒙特梭利教育法已在全球廣為流傳,包括英國皇室的小孩也都是接受蒙特梭利教育長大的。 以下就為大家簡介蒙特梭利的主要教育理念。 1. 解放孩子的本能 蒙特梭利的理念深受佛洛伊德(Si

體罰的影響:西方科學家們的驚人發現!

在通訊媒體與社群網站蓬勃發展的資訊時代,相信許多人都看過類似「零體罰害死台灣人」等被某些人傳來傳去的充滿情緒性字眼的文章。那麼,到底應不應該對小孩施行體罰呢?其實,在近年越來越多相關科學研究的實證結果不斷累積的情形下,對這個議題的探討,早已不該只是停留在抽象辯論的層次。體罰到底會對小孩造成什麼實質影響?以下即針對近年來科學家們在這方面的相關研究成果來為大家說明。(附影片)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腦部創傷與犯罪行為的相關性 早在 2002 年 發表的一項以數千名芬蘭民眾為研究對象的大型研究就已發現,曾在童年或青少年時期遭受 「 創傷性腦損傷 」 (Traumatic Brain Injury, TBI)者,其日後發生心理疾病與犯罪行為(包括暴力犯罪)的可能性 將顯著提高 。 2011 年 所發表的另一項歷時 35 年、以數千名瑞典民眾為研究對象的論文也顯示出類似的結論。 2015 年 發表的一項針對數千名澳洲民眾所做的研究,同樣顯示出類似的結果。在澳洲的研究中,男生遭受創傷性腦損傷的平均年齡是 10.5 歲,女生則是 7 歲。 這裡所謂的 「 創傷性腦損傷 」是指由外力所引起的腦組織損害,例如,當頭部撞到牆壁,或是被鈍物撞擊,或者頭部遭受不當搖晃時(尤其是嬰兒時期)。發生這些類似動作的場景,在兒童遭受暴力管教的眾多案例中,絕不陌生。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腦部的變化與犯罪行為的顯著相關性。 腦神經學家的驚人發現 前述研究採用的是統計學方法,研究對象是針對曾經因創傷性腦損傷而就診或住院者。然而,家庭暴力所引發的輕度創傷並不見得會去就醫。那麼,對孩童的體罰與暴力行為,難道只要別嚴重到讓其受傷就好了嗎? 英國腦神經學家 Eamon McCrory 博士於 2012 年的研究 中,針對 43 名孩童的腦部進行核磁共振(MRI)掃描,其中有 20 名孩童曾經遭受過家庭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