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
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

體罰的影響:西方科學家們的驚人發現!

在通訊媒體與社群網站蓬勃發展的資訊時代,相信許多人都看過類似「零體罰害死台灣人」等被某些人傳來傳去的充滿情緒性字眼的文章。那麼,到底應不應該對小孩施行體罰呢?其實,在近年越來越多相關科學研究的實證結果不斷累積的情形下,對這個議題的探討,早已不該只是停留在抽象辯論的層次。體罰到底會對小孩造成什麼實質影響?以下即針對近年來科學家們在這方面的相關研究成果來為大家說明。(附影片)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腦部創傷與犯罪行為的相關性 早在 2002 年 發表的一項以數千名芬蘭民眾為研究對象的大型研究就已發現,曾在童年或青少年時期遭受 「 創傷性腦損傷 」 (Traumatic Brain Injury, TBI)者,其日後發生心理疾病與犯罪行為(包括暴力犯罪)的可能性 將顯著提高 。 2011 年 所發表的另一項歷時 35 年、以數千名瑞典民眾為研究對象的論文也顯示出類似的結論。 2015 年 發表的一項針對數千名澳洲民眾所做的研究,同樣顯示出類似的結果。在澳洲的研究中,男生遭受創傷性腦損傷的平均年齡是 10.5 歲,女生則是 7 歲。 這裡所謂的 「 創傷性腦損傷 」是指由外力所引起的腦組織損害,例如,當頭部撞到牆壁,或是被鈍物撞擊,或者頭部遭受不當搖晃時(尤其是嬰兒時期)。發生這些類似動作的場景,在兒童遭受暴力管教的眾多案例中,絕不陌生。 科學家們已經發現腦部的變化與犯罪行為的顯著相關性。 腦神經學家的驚人發現 前述研究採用的是統計學方法,研究對象是針對曾經因創傷性腦損傷而就診或住院者。然而,家庭暴力所引發的輕度創傷並不見得會去就醫。那麼,對孩童的體罰與暴力行為,難道只要別嚴重到讓其受傷就好了嗎? 英國腦神經學家 Eamon McCrory 博士於 2012 年的研究 中,針對 43 名孩童的腦部進行核磁共振(MRI)掃描,其中有 20 名孩童曾經遭受過家庭暴

孩子哭鬧怎麼辦?這招讓您立刻搞定

妹妹過七歲生日,爸媽與哥哥一起幫她慶生。每個人都吃完一塊蛋糕後,桌上還剩最後一塊,妹妹說:「這是我的哦,你們誰都不准吃!」 媽媽面露不悅地說:「妳怎麼可以那麼自私?哥哥正在發育期,給哥哥多吃一點!」 「我不要!這是我的生日,我決定給誰吃就給誰吃!」 「妳可以那麼任性嗎?這蛋糕是我買的耶?!」媽媽怒斥。 妹妹聽了開始嚎啕大哭起來。 這時,沉默很久的爸爸終於忍不住了,突然大叫:「吵死了,再哭我就揍妳!」 眼看情勢瀕臨失控邊緣,哥哥趕緊說:「每次有好吃的東西,我都可以吃比較多,妹妹一定覺得很不公平,她想吃就給她吃吧!」 妹妹一聽,馬上停止哭泣,然後低聲地說:「算了,沒關係,給你吃。」 上述的孩子哭鬧與爭吵情景,您是否覺得很熟悉?孩子生氣、哭鬧時,要如何處理,才不會讓情勢失控呢?除了打罵以外,有沒有什麼簡單又實用的方法,能快速讓小孩冷靜下來、恢復理智?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事實上,近年來科學家對大腦結構的研究已經發現,人類大腦中的杏仁核( Amygdala )負責主導恐懼感以及與理性無關的反射性動作,讓人在面對敵人或危險時,可以迅速攻擊敵人或逃脫危險;另外,大腦中的前額葉皮質( Prefrontal Cortex, PFC )則與人類的理性思考及同理心運作有關,讓人可以過群體生活。杏仁核從我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發育,大約三歲前就已經發育得差不多了;相較之下,前額葉皮質的發育期就長很多,大約要到二十多歲後才能完全發育完成。這兩者發育成熟的時間差就解釋了為何小朋友與青少年,普遍來說,比成年人更容易衝動與失去理智判斷能力。 因此,假如我們讓小孩在成長過程中,長期陷於負面情緒裡,將影響其前額葉皮質的發育,導致人格心理發展的偏差,影響同理心的發展以及與他人理性互動相處的能力。好在大腦結構的可塑性極高,成長中的小孩的可塑性更高,只要改變環境與教養方法,大腦結構還是有機會改變。 怎麼做呢?重點來了

連坐法:班級經營利器或培養霸凌溫床?

吉米從小就是一位在生活各方面都很有主見的小孩,包括在飲食上,也是很堅持己見。他的爸媽認為,只要他能在澱粉、蛋白質與蔬果等各類食物都有攝取到均衡營養就好了,難不成要灌食嗎?因此都盡量讓吉米選擇自己要吃的食物。 等到吉米上小學後,卻遇到了一位比他更堅持己見的老師:不但對自己的選擇堅持己見,也對別人的選擇堅持己見。就營養午餐而言,老師的理念是:要勇於嘗試各種食物,而且不能浪費。其實際做法就是,不能自己選食物,而且要全部吃完,否則全班就要等你吃完才能午睡。 老師認為他只是運用「團體動力學」來教導學生不要挑食。實行結果看起來也確實成效良好:包括吉米在內,全班同學確實都餐餐把所有飯菜吃完。但,這樣做卻產生了相當嚴重的副作用 . . . 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. 包括吉米在內,有許多學童回家後反而變得更不喜歡吃正餐,只吃零食與垃圾食物。 更糟的是,由於每次都是吉米與其他幾位特定同學的吃飯動作最慢,因此這幾位同學就成了其他同學眼中的 「老鼠屎 」,不但吃飯時常常要承受同學們不友善甚至不屑的眼光與言語,而且在班上的人際交往也成了被排擠的特定對象。 所謂群育,就是學習如何與人相處,這原本是五育並進教育中相當重要的一環,卻常常因為無法顯現具體績效而被忽略或被犧牲。 不久之後,吉米開始向爸媽表達抗拒上學的念頭。其爸媽得知原委後,認為這種 「 連坐法 」很不妥, 向老師反應,老師的回答竟是堅持這不是連坐法:若有人還沒吃完,其他同學被處罰不能午睡,那是因為他們無法善盡有效監督、規勸與幫助同學的責任。 真是如此嗎? 其實,只要被處罰者本身沒有犯錯,卻因為其與犯錯者的關係而遭受處罰,就是一種連坐法。而且,同學與同學之間,並非長官與部屬間的關係, 即使身為班長或風紀股長,也不應該為了其他同學犯的錯誤而遭受同樣的懲罰。身為教 師者,若硬要所有學生為彼此的行為負責,其實是很不負責任的做法。 連坐